九游娱乐一个好消息,凭借1.53%的市场份额,SHEIN超越了ZARA、H&M和优衣库,仅次于耐克和阿迪达斯九游体育九游体育,成为全球第三大时尚零售商。
一个坏消息,权威媒体报道,希音2024年销售额增长19%,净利润却下降了40%。这导致了希音在海外的IPO也不顺利。
希音面临的现状,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曾提出如果找不到北就“不如把总部搬到广州”的观点。一篇题为”希音杀进前三,助力广州打造全球时尚策源地“的文章后面IP为广东的用户直接说“问题是最好让希音真正总部在广州,它可只想这里作生产供应,总部在新加坡”。
在新的背景一下,希音需要调整战略,把全球总部搬回广州,去香港IPO,可能是一种好的选择。
希音的发展是从南京开始的,开始的战略似乎很清晰,就是植根中国走国际化道路,把自己打造成新加坡公司,去美国上市。这条路有点类似字节,但当Tiktok在美国被美国质疑的时候,新加坡完全不是挡箭牌,不管你72变,海外都认为你就是中国公司九游体育,并且根据目前的规定,所有这些公司去海外上市都要经过中国证监会的批复。
从这个角度看,希音的战略已经成迷。客观地说,把总部搬回广州,去香港上市可能是最现实的选择了。
希音(SHEIN)的历史涉及南京、广州和新加坡三个关键地点,反映了其从一家小型创业公司成长为全球快时尚电商巨头的历程。也显示了不同的时间节点公司的不同战略。
希音由许仰天(ChrisXu)于2008年在中国南京创立,最初名为“Sheinside”,定位为跨境婚纱电商。公司起步时专注于通过独立网站向海外消费者销售婚纱礼服,依托南京的创业环境和许仰天在SEO(搜索引擎优化)领域的经验积累了早期用户。这一阶段,南京是希音的运营和注册地九游体育,公司主体为“南京领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”。2012年,Sheinside更名为SHEIN,并逐步扩展到服饰全品类,但仍以南京为中心。
2014年,希音将运营重心迁至广州,特别是广州番禺区。这一搬迁与广州强大的服装供应链和产业集群密切相关。番禺南村镇的服装加工基地为希音提供了便捷的制造资源,帮助其建立“小单快反”(小批量快速反应)的柔性供应链模式,成为其核心竞争力。2015年之后,希音在广州快速扩张,主体业务部门和大部分员工集中于此。虽然公司未明确宣布“总部”迁往广州,但从供应链、员工规模和媒体报道来看,广州成为其实际运营核心。期间,希音收购了时尚女装品牌Romwe,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力。
2021年,希音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国际化调整,将注册主体从中国变更为新加坡公司“RoadgetBusinessPte.”,并注销了南京领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。新加坡成为其法律上的总部所在地。这一搬迁被认为与希音的全球化战略和潜在上市计划有关。不过,希音强调其采用“多中心运营”模式,中国(尤其是广州)仍是重要运营中心,新加坡更多承担管理与国际化职能。此后,创始人许仰天的常居地也被报道为新加坡。
南京到广州:从创业孵化转向供应链驱动,利用广州番禺的服装产业优势,实现快速生产和低成本出海。广州到新加坡:从业务重心转向全球化布局,淡化中国身份以应对海外监管和市场认知,同时为赴美或赴英上市铺路。
希音目前维持多中心运营格局:广州仍是供应链和核心业务枢纽,新加坡是注册总部和国际化窗口,美国、欧洲等地设有本地化分支。尽管外界对其“总部”归属有争议(广州还是新加坡),希音官方并未给出明确定义,而是强调其全球性身份。2024年,其在广州增城投资建设的“希音湾区供应链项目”进一步强化了与中国供应链的深度绑定。
前面说了,希音之前的战略是多中心、作为新加坡公司去海外上市,但现在的国际环境和营商环境显示,把总部搬回广州,作为广州唯一的一家胡润财富500强企业中唯一的100强企业,依托广州不断改善的营商环境,以及地方政府的支持,有机会重新获得资本市场的支持。
事实上,广州需要希音,希音是广州打造“全球时尚策源地”的龙头,只是需要一个希音总部标志。支持外贸,广州刚刚出头了”稳外贸18条“,也是支持希音在内的企业的出海。
回溯往昔,广州的服装产业过往处境颇为尴尬:拥有644个专业批发市场以及百万从业者,构建起全球最为密集的纺织服装网络,却因“低端代工”“散装作坊”等标签,长期被困于价值链的底层,难以实现突破。然而,自希音涉足其中,这种“大而不强”的困境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。
当然,广州的产业土壤同样为希音提供了无可替代的竞争力。作为全球服装产业链最完整的城市之一,广州拥有从设计、面料到生产、批发的全链条能力,形成了“48小时上新”的极速反应能力。以番禺为例,方圆3公里内聚集上千家中小服装工厂,这些“散装”作坊曾是低附加值代工的代表,却成为希音“小单快反”模式的天然土壤。通过数字化改造九游体育,希音将传统作坊整合为按需生产的柔性网络,每年推出超60万款新品,远超ZARA的1.3万款。这种“中国速度”背后,是广州数十年积累的供应链厚度:644个专业批发市场、十三行与沙河等产业集群构成的“世界工厂”基底。
政策层面,广州连续9年跨境电商进口规模全国第一,2023年进出口额突破2000亿元,占全国比重超1/3。政府主导的“外综服+跨境电商9610”模式打通了海关、税务、外汇数据壁垒,为企业提供了高效的跨境物流支持。此外,广州推出的“投资发展10条”政策,从“拿地即动工”模式到降低用地成本,全面优化了营商环境。
公开媒体报道,广州增城区为希音项目组建跨部门“全程领办”团队,从土地竞拍到规划报建实现“一对一”服务,配套道路、水电、通关便利措施,3个月内完成25个许可证核发。黄埔海关推出“集约审单、快速查验”政策,为希音跨境物流节省了大量通关时间。这种“加速度”背后,是广州“项目为王”的营商理念。
广州的数字化转型也为希音注入了技术动能。比如,致景科技通过AI大模型“FashionMind”将服装设计效率提升数倍。这种“数字基建”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,更重塑了产业逻辑,推动广州从“世界工厂”向“全球时尚大脑”转型。
广州以希音为链主,串联起服装、美妆、家居等产业集群。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集团在从化建设生物科技工厂,融合ODM巨头科丝美诗的技术;国光电器、浩洋电子等龙头企业则夯实声光电产业链。这种“头部引领+中小协同”的生态,使广州既能孵化希音这样的全球品牌,又能为中小企业提供出海通道——希音“百万卖家计划”已带动超300城产业带、数十个品类走向全球。
另外,广州不仅在产业政策上发力,还通过“吃喝玩住行”礼包吸引人才。例如,新落户南沙的全日制本科生可获得3万元生活补贴,高层次人才子女享受户籍生同等入学待遇。此外,广州通过长隆度假区、广州塔等文旅资源,为企业人才提供沉浸式的城市体验,传递“此心安处是吾乡”的邀请。广汽埃安通过自主研发的超跑生产线,成为全球最快产销突破百万辆的汽车品牌;欧派家居通过工业4.0实现定制化生产,订单交付周期缩短;百济神州、诺诚健华等企业看中广州自贸区的“先行先试”政策,为创新药研发节省很多时间成本。广州开发区生物医药企业数量与产值均超出用户预期,产业聚集效应显著。
至于希音在过往战略上担忧的国际化等,我们可以比较Zara总部和广州。两者的差异源于战略定位:Zara以欧洲为根基,追求时尚与利润平衡;希音以广州为生产核心,通过电商和低价席卷全球。广州的希音更像是一个“制造大脑”,而Zara的总部则是“时尚大脑”。搬迁到广州,把广州打造成希音的“时尚大脑”和“金融大脑”,可能是最佳的选择。
Zara和希音是快时尚行业的两大巨头,但它们的总部位置、运营模式和战略方向有着显著差异。以下是对Zara总部与广州希音(以其主要运营基地为代表)的比较分析:
Zara总部:Zara的母公司Inditex集团总部位于西班牙拉科鲁尼亚省的阿尔特索(Arteixo,ACoruña)。这个地点不仅是行政中心,也是其全球设计、制造和分销的核心枢纽。西班牙的地理位置使其便于辐射欧洲市场,同时通过高效物流覆盖全球。希音(广州基地):
希音的注册总部现位于新加坡,但其实际运营和供应链核心仍在广州,特别是番禺区和增城区。广州作为中国南方最大的服装制造和贸易中心,为希音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供应链优势。尽管新加坡是法律和国际化总部,广州仍是其业务的重心。
比较:Zara的总部更集中,集设计、生产和分销于一体,而希音采用“多中心”模式,广州负责供应链,新加坡处理管理和全球事务。
Zara:Zara的供应链以“垂直整合”著称,强调快速响应市场趋势。其设计和部分生产集中在西班牙,靠近总部,辅以葡萄牙、摩洛哥等地的工厂。Zara每周两次向全球门店补货,从设计到上架通常需2-3周。这种模式依赖高效率的分销中心(如“魔方”仓库)和对库存的精准控制。
希音(广州):希音的供应链基于“小单快反”模式,依托广州番禺的“希音村”等服装产业集群。设计周期极短(最快3-7天),通过与3000多家供应商的紧密合作实现快速生产。希音利用大数据分析实时捕捉潮流,只生产小批量(100-200件)试水,热销后再加单。这种模式成本低、灵活性高,但高度依赖广州的制造生态。
比较:Zara的供应链更集中和自控,速度快但成本较高;希音利用广州的外部供应商网络,速度更快、成本更低,但对供应商依赖度高。
Zara:Zara从西班牙起步,逐步扩展到全球96个国家,拥有近3000家实体店。总部在西班牙的定位使其更贴近欧美市场,同时通过旗舰店和高端定位强化品牌形象。近年来,Zara加大线上投入,但实体店仍是其核心。希音(广州+新加坡):
希音从广州起家,通过纯线年搬迁注册总部至新加坡,意在淡化中国身份、优化税收并为上市做准备。广州仍是供应链基地,而新加坡则负责国际化管理和欧美市场对接。
比较:Zara以实体店为核心,全球化更依赖品牌和线验;希音则完全押注电商,借助广州供应链和新加坡的国际化窗口实现低成本扩张。
Zara:Zara定位“优质快时尚”,价格高于希音但低于奢侈品牌,提供更高质量的面料和设计感(如皮衣、羊绒衫)。其总部所在地强化了欧洲时尚品牌的形象,吸引中高端消费者。
希音(广州):希音定位“超低价快时尚”,价格极具竞争力(裙子均价仅Zara一半),主打年轻消费者(GenZ)。广州的低成本制造能力是其价格优势的关键,但产品质量和耐用性常被诟病。
比较:Zara走品质路线,总部支持其高端形象;希音靠广州的成本优势主打价格战,品牌形象更亲民但争议较多。
Zara:Inditex总部强调扁平化管理和快速决策,设计、销售和生产团队紧密协作。西班牙的文化氛围赋予其注重创意和时尚敏感度,员工培训聚焦客户需求洞察。
希音(广州):希音在广州的运营以效率和数据驱动为核心,管理层通过自研软件与供应商实时互动。企业文化更倾向于快速执行和成本控制,新加坡总部则引入国际化管理视角。
把广州打造为希音的“金融大脑”也有利于希音走向资本市场。事实上,目前公开资料看到的融资历程中的对象都是广州希音。
希音最后一轮融资估值660亿美元2022年估值1000亿美元。最早,希音是希望在美国IPO的,后来希音又想转去英国IPO。希音此前不想去香港IPO的原因可能是港股估值太低了,其实我们碰到的很多投资人都是说不能去香港的,但是今年以来,港股已经成为全球IPO的热门地,连A股不让上的蜜雪冰城都成了港股的王者。目前的政策窗口下,假如希音总部搬回广州,别说去港股,在深交所主板上市也是可能的。
希音就如一颗流失在世界宝石,如同一个宝贝游子,现在,或许真的到了归来吧游子,已经到了希音考虑将全球总部搬回广州的时候了。
事实上,广州作为希音曾经的总部所在地,不仅是其全球供应链的核心枢纽,更是其数字化转型与全球化扩张的坚实后盾。从最新的数据、政策红利到营商环境的优化,广州正在以独特的方式吸引并留住像希音这样的企业,而希音的存在也推动着广州向“全球时尚策源地”迈进。